证监会定调!上市公司提质将迎“组合拳”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源泉。有高质量的上市公司,投资者才有可能通过自己的投资获得回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证监会主席吴清3月6日指出:“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投资者和上市公司都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源头活水。”这一定调,也预示着在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方面,将有更多举措出台。强监管“组合拳”强监管首先体现在入口把关。一项突出监管举措是,证监会将成倍地大幅地提高IPO现场检查覆盖面。目前,证监会对在审企业进行现场检查,交易所也进行现场督导,但是现场检查和现场督导的覆盖面还非常有限。下一步,现场检查比例将大幅提升,证监会对发现的违法违规线索也将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其次,财务造假、侵占上市公司利益,违规减持以及不分红,都将迎“硬措施”。证监会目前正在与有关部门一起共同构建综合惩防体系,强化穿透式监管,严肃整治、严厉打击财务造假和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减持方面,通过“技术性”离婚、融券卖出、转融通等绕道违规减持的,都是监管重点打击对象。分红方面,多年不分红,或者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可能会被采取限制控股股东减持、实施ST风险警示等限制。第三,强制退市标准将更加严格,主动退市将有更便利环境。证监会将设置更加严格的强制退市标准,做到应退尽退。同时,完善吸收合并等政策,进一步拓宽多元退出渠道,也鼓励推动一些公司主动退市。最后,控股股东、实控人、董监高作为企业的“关键少数”将被重点追责,造假欺诈、操纵市场、内幕交易也将被持续严打。以财务造假为例,近三年,证监会共办理财务造假案件203件。其中,强化了对“关键少数”的责任追究。比如,奇信股份、宏达新材时任实际控制人被证监会分别开出1400万元、1000万元罚单;康美药业、獐子岛时任董事长分别被判处12年、15年有期徒刑。支持新质生产力,完善并购重组强监管、防风险的同时,还要促发展。针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资本市场也将进行“适配性”调整。包括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要与时俱进,进一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特点,进行必要的调整完善,增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让真正有潜力的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成长壮大,不断改善上市公司结构,从而让投资者能够更好分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并购重组是科技创新企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在IPO渠道受阻的背景下,并购重组也成为创投项目退出、盘活资金的重要渠道。春节前夕,证监会曾专门组织召开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座谈会,就进一步优化并购重组监管机制、大力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提升投资价值征求部分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意见建议,并要求上市公司要切实用好并购重组工具,抓住机遇注入优质资产、出清低效产能,实施兼并整合,通过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提升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获得感。全国两会期间,优化政策环境并促进企业并购重组,也是部分代表委员集中关注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蔡建春认为,兼并重组是企业加强资源整合、实现快速发展、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措施,也是化解过剩产能、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2023年以来,证监会先后放宽并购重组发股定价限制,延长发股类重组财务资料有效期,推出重组定向可转债等新规新政,并明确提出要“适当提高轻资产科技型企业重组的估值包容性”。上交所配合证监会,研究建立完善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绿色通道”,优化“小额快速”等审核机制,落实适当提高轻资产科技型企业重组估值包容性政策。蔡建春表示,积极的政策环境为并购重组业务的开展创造了良好契机,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实践中,企业兼并重组仍面临相关税收政策的适用标准、处理要求需进一步明确与优化,跨境换股并购仍有困难,传统估值方法下科创企业并购易产生高估值、高商誉等问题。他提出,建议税务部门优化兼并重组相关税收政策,建议商务部及有关部门明确和优化跨境换股相关政策,同时,建议财政部指导推进完善科创企业资产评估指引。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