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参记者揭秘:1984中越边境冲突“活体兵器”实录
本文为根据历史故事改编的半虚构故事,前1/3免费阅读。1984年,中越自卫反击战进入了空前激烈的程度。当时,中国军队刚刚收付了老山、者阴山这两处重要位置。正在解放军刚刚感到可以略微喘息,整顿一下士气,让大家好好休息的时候,不甘失败的越军从全国抽调8个精锐团,共计18000余人,发动大规模进攻,意图在老山一线与我军展开决战。战斗初期,越军主力分为四大主攻方向,而我军则依托有利地形进行还击。这就是老山战役中非常著名的7·12大战,又称松毛岭战役。在实际战斗中,我军炮兵起到决定性作用。当时,越军气焰嚣张,试图与我军进行正面“对炮”,但双方数量、弹药基数相差悬殊,我军还投入了最新型的火炮定位雷达,导致炮战呈现出一边倒的有利局面,甚至出现过我军炮弹直接打进越军火炮炮管的奇迹战例。在炮战最激烈的169号阵地上,由59-1式130毫米加农炮、66式152毫米加榴炮、100毫米迫击炮、130毫米自行火箭炮等装备组成的火力网,更是开创了人类战争史上参战重型火炮多于步兵的先例。正因为如此,“向炮兵致敬”的口号,在老山前线响彻天穹。越军并不知晓我军刚刚装备的炮兵定位雷达,便将169号阵地上的炮兵瞭望哨当成了我方炮兵的“眼睛”,组织大量兵力,不惜一切代价地进攻该阵地,以切断中方的火力支援。当时,169 号阵地上的防守力量非常薄弱,只有一个步兵排。虽然在火炮支援下,成功将越军击退,但战斗过程异常惨烈。丧心病狂的越军为了保证拿下 169 号阵地,投入了一些正规战史资料中永远不会提及的“秘密武器”.它们的使用,曾造成短时间内的战场恐慌。这些“秘密武器”经我军研究后,被划入“活体生物兵器”的范畴。它们的存在,也间接地促进了20世纪80年代“气功热”与“特异功能”热潮的出现。应用“活体生物兵器”的战斗中,规模较大的除上述 169 号阵地外,还有142 号阵地、149 号阵地,这三个位置是最具代表性,也是越军投入最大、手段最恶劣的战场。按时间顺序,最先遭遇异常情况的,是战况最激烈的169号阵地。在战斗的第二天中午,动用427辆军用卡车运来的炮弹已经全部打完,而补充弹药还在路上,因此形成了1小时的火力缺口,越军抓住这段时间朝着169阵地猛扑,惨烈的战斗中,越军的“活体生物兵器”首次投入使用。以下内容根据该战斗亲历者齐士成(化名)回忆整理。参考太阳的位置,那些奇怪的东西是在中午出现的。齐士成旁边的轻机枪手小李,眼神比较好,在阵地下方约100米的位置,发现有七八个身影在往上移动,衣着破烂倒不意外,但他们都空着手,没有携带武器。面对小李的报告,齐士成按照思维惯性,认为这些人很可能是给战友收尸的“收尸队”,出于人道主义,只要这些人不携带武器,一般不会对他们进行攻击。一般,收尸队人数不会超过50人,而这次就几个人,齐士成显然就放松了警惕。但令人纳闷的是,这些“人”走得很慢,甚至有些跌跌撞撞,就这样晃悠到距离主阵地不到60米的距离,而且没有停下的意思。齐士成不免觉得奇怪,却没成想更令他惊讶的事情发生了。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